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丨印度想赶超中国,恐怕得先跑赢这个国家……

南亚研究通讯 南亚研究通讯 2023-05-14


本文共3227
阅读预计9分钟
编译 | 张谦和审核 陈安澜编辑 | 江文轩 陈珏可


  编者按 


印度和印尼在过去数十年间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成就,并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领跑经济增长。虽然两国在优势产业、具体产业政策、地缘政治立场以及惠民利民举措等领域存在显著差异,但两国都拥有庞大且年轻的人口和雄心勃勃的领导人。两国也同样面临相似的问题,如两国均有着显著的裙带资本主义特征,以及更为重要的,两国都存在优势产业规模有限难以提供充足正规部门就业,进而无力带动国家全面脱贫致富的根本性问题。对此,两国或是安抚塑造舆论或是煽动引导民众愤怒,但这些举措长都非长远之计。无论印度和印尼两国能否摸索出一条有别于东亚国家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起点的出口导向型发展道路,它们的经验和教训都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参照。南亚研究小组特编译此文,供读者批判参考。


图源网络

在全球最大的20个经济体中,印度和印尼增长潜力尤为出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2023年及未来五年中,这两个亚洲巨头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前20大经济体。这两个国家的总人口达17亿,并且它们试图在去全球化、地缘政治紧张、自动化和能源转型兴起的时代开创新的致富战略。它们也正试图寻找新的政治共识以赢得选举并避免社会动荡。它们成功与否不仅关乎本国人民和在其身上押注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者,也会为其他众多寻求在2020年代及以后以新的可靠方式发展的国家树立榜样。


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一直沿用一种成功的致富公式,即将工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让他们从事更高生产率的制造业工作,生产出口商品,推动经济快速正规化。依靠这一致富公式,韩国和中国台湾分别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中国内地,这条道路更是让8亿人摆脱贫困。但如今,这一模式或已不再适用。韩国、中国台湾的经济腾飞发生在集权专制时期,但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喧嚣的民主国家。此外,保护主义正挑战出口导向型增长,工厂则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
乍一看,印度和印尼有颇多相似之处。两国领导人都于2014年首次当选并都将在2024年迎接新一轮选举。印度总理莫迪和印尼总统佐科均起于地方,并都以“能成事”出名。他们所领导的国家人口庞大且相对年轻(印度拥有14亿人口,印尼有2.8亿人口),并且拥有众多民族和不同语言。
两国发展相当迅速:在过去十年间,印度的GDP增长71%,而印尼的GDP增长52%。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在两国产出中占主导地位(见下图)。两国都相当开放,贸易额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每年流入的外国直接投资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非正规部门都在两国经济中举足轻重:印度90%的工人和印尼60%的工人都在灰色经济中工作。按照富裕世界的标准,两国公共部门规模都很小:印度的公共开支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而印尼则为18%。

图源:《经济学人


两国都在基建领域雄心勃勃。自佐科上台以来,印尼已经建造18个港口、21座机场和1700公里的收费公路。印度每年增加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然而,两国经济都还有巨大上升空间。印尼的人均GDP为4180美元,而印度的人均GDP约为其一半,两者都属于“中低收入国家”。
关于两国共同点的列举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将从领先出口领域、产业政策、地缘政治立场以及领导人吸引选民的策略等四个主题入手,分别论述两者的异同。我们将首先从出口开始,因为这反映了两国的比较优势。印度的优势产业是高科技服务业,这得益于其每年培养50万新工程师的高端人才优势。2021年,印度占全球IT服务总支出的15%。而印尼则在商品方面更具竞争优势。例如,由于能源转型,印尼的镍全球需求量巨大。预计到2030年,印尼将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电池和电网所需“绿色商品”的国家。
这些行业创造大量外汇。2021年,科技服务占印度总出口的17%,而商品(不包括燃料)占印尼出口的22%。然而,这些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很少,即使是印度的IT行业,就业人口也只有500万。
产业政策方面,两国政府都希望通过产业政策为私营部门注入活力。数据显示,印度拥有更高的发展起点(见下图)。印度的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指数覆盖约85%的市场,价值约8300亿美元,约占印度GDP的24%。印尼指数的价值仅为1230亿美元,占GDP10%。印度有108家“独角兽”企业(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仅位列美国和中国之后。而印度尼西亚只有不到十家独角兽企业。莫迪将赌注押在规模达300亿美元的“生产关联激励措施”(PLI)上,旨在促进对包括半导体在内14个关键产业的投资。他承诺到207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此印度需要大力推进太阳能农场建设、电池生产等。除推动绿色经济之外,莫迪希望创造就业机会和削减电力成本。印度的能源进口费用预计将从2021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降至2032年的2.5%。

图源:《经济学人


印尼政府的旗舰产业政策是产业“下游化”政策,重点关注自然资源。为实现目标,印尼使用的更多是“大棒”而非“胡萝卜”,它希望通过禁止某些原材料出口,推动跨国公司在当地建立精炼厂。例如,印尼在2014年禁止原材料镍出口,这之后印尼镍冶炼厂数量从禁令发布前的2个增加到2020年的13个,到2023年年底将达到30个之多。印尼政府对铝土矿出口的禁令很快将生效。印尼还正在酝酿提高价值链的计划。它的目标是在2030年生产总容量为140GWh的电动汽车电池,这几乎与2020年的全球产量相当。2022年,汽车制造商现代公司开始在印尼制造电动汽车。

一、现实异常残酷


随着中美关系持续紧张,印尼和印度两国不同的地缘政治立场将影响在未来几十年内,影响外国投资和贸易。与其长期坚持的不结盟政策相一致,印尼希望在中国和美西方之间取得平衡。它的主权财富基金于2021年启动,预计将从中国获得高达30亿美元的投资,而中国也是其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之一。印尼政府并不认为这是在玩相互博弈的戏码。对此,印尼教育、文化、研究和技术部部长纳迪姆·马卡里姆(Nadiem Makarim)表示:“我们永远把印尼置于首位。

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的警惕性要高得多。在严重的中印边境冲突背景下,印度加入美日印澳四国集团(Quad)。印度的选择同样产生了显著经济后果。2020年,印度封禁TikTok和其他数百款中国应用程序。包括Vivo和小米在内的中国科技公司自此面临突击检查和调查。莫迪工业战略的一部分是吸引那些正在从中国迁出寻求多元化发展的西方公司。中国台湾苹果手机制造商富士康近期就获批在卡纳塔克邦建造一个规模达10亿美元的工厂。
我们关注的最后一个领域是两国政府采取何种措施让选民满意。两国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成就,但它们并没有像中国或过去的亚洲四小龙一样创造足够多的正式就业机会。前印度央行行长拉詹(Raghuram Rajan)就表示:“青年大量失业意味着印度正浪费自己的人口红利。”

图源:《经济学人》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途径是改善再分配,具体举措通常是建立新的、数字化的福利国家。印尼正推进一项庞大的现金转移计划,而莫迪政府推出“印度堆栈”(India Stack)计划,由国家资助打造数字平台,搭建公民电子身份和银行账户,并将其与支付和税收系统相关联。在2021-22财年,印度通过这些所谓的直接利益转移支付了765亿美元,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2%,惠及约9亿受益者。

二、实现快速富裕


哪种模式能带来最高速的增长呢?印度和印尼面临着共同问题,比如裙带关系。佐科身边聚集着一批与其关系良好的富豪;在印度,阿达尼集团面临的麻烦却成为整个国家的大新闻。印度政府的前经济顾问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Arvind Subramanian)指出,日本的财阀集团和韩国的财阀集团在可贸易领域经营,迫使他们与国际对手竞争。但阿达尼和其他受宠者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使他们受到庇护。这一指控也可能适用于印尼企业。

最后,依托更为成熟精密的私营部门和资本市场,印度可能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政治上风险仍存。这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都依赖于经济中某一很小部分的飞速发展;依赖于财富通过非正规经济或福利计划向下渗透;依赖于政治系统能够管理由此产生的社会压力。在印尼,政府塑造和安抚公众舆论;在印度,政府有时会煽动和引导公众愤怒。短期内,这些“小手段”或许无关痛痒,但从长远来看,这或将引发严重问题。
本文编译自经济学人2023年3月29日的文章,原标题为:Which will grow faster: India or Indonesia.原网址为:https://www.economist.com/international/2023/03/29/which-will-grow-faster-india-or-indonesia

本期编辑:江文轩 陈珏可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 

政报·94期 | 印度:身为“民主之母”,抓个反对派领导人又怎样?

经报·87期 | 身份证、手机号、银行卡三合一,印电子政务要起飞

▲军报·14期 | 印密集推出多款新式武器,掀起国防工业小高潮?

重磅丨毛克疾:简析莫迪改革背后的印度国家能力建设问题


重磅 | 在边境挑事,对内却弱化影响,印度为啥“精分”?


  更多内容请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